Sylvia Eckermann - 呼吸我的空气 & Gerald Nestler - 呼吸我的空气

呼吸我的空气

在社会环境中观察无形

当代建筑大厦就像城市环境中的临时建筑

简介
“呼吸我的空气”中两个基本元素都是无形的,但它们对人类的交流和生存至关重要:空气,即我们熟知的生存基本元素——人类的存在离不开空气;思想这一基本元素形成我们个人和社会的生活。
“呼吸我的空气”核心是记录我们对进步、改变和理想的理解以及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世界。中西方参与者置身于一个在公共场所中特别设计的空间,相互交流想法,分享,来创造一个纯净的充满氧气的自由交流空间。

思想
似是而非的对话
这个概念来自向西方艺术一样的中国艺术,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环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中西方当代艺术、哲学、文化倡导者之间的对话,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称这样的“互动”为“似是而非的对话”,对话者双方互不见面,但他们各自的探索和研究汇聚成了艺术创作。
进步、改变和理想-这些核心问题,在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状况中得到检验。对它们的解释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越多的交流合作,越感到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想创作越多的作品,越需要这种交流。

空气
借景—阁楼
交流场地选在城市阁楼中。这要追溯到中国的哲学和艺术。过去中国的学者们借景抒情,在亭台楼阁中抒写诗词,在大自然艺术的风景中冥想。
这里,中文的“楼阁”有“借景”的意思,即把远处的景色“借”到视景范围中来,与之融为一体。河流、海洋、田野、森林、大树,甚至建筑都可以借来当“景”,大多数情况下,常以远山为景。
“杂乱无章的城市”成了今日城市中阁楼的景色,消费主义的“诗篇”深入人心。我们邀请公众来真正的呼吸“乌托邦似的空气”,并参与乌托邦式的交流活动。
现在中国人对阁楼的诠释融入了西方的艺术观点,比如像“白立方”一样的现代画展和“黑盒子”那样的移动影像。
阁楼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置身其中,我们可以各抒己见,自我反省,或者感受一个新的空间。绿盒子(以前也称蓝盒子),结合了白立方和黑盒子的特性,增加了分享、透明和直接的特点。
虽然我们封闭了空间的换气口,而我们从实际上和视野上打开了一个公众可以自由参与和感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全球化共存空间。

目标
制作这样一个“第三层皮肤”,目的是建立一个多元的独立对话,由此发展出一套与那些看似无形,但与我们的文化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体系。
它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强大的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发现和改变我们自己,就像对待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建立我们共同享有的未来。

气泡
多样性,商品性和可交换性
气泡:可收集的,就像生活用品
为收藏家和公众制作,他们是胶质球体,像充满气体的热气球!气泡柔软、透明,直径大约8厘米。
上面写着:
呼吸我的空气
中国制造

空气收藏:如果处理得当,气泡的保存时间很长。
空气消耗:如果受到挤压,空气从容器里泄漏出来,你便能够呼吸到它。
参与空气交换:当挤压时,就会吸入新的空气,替代被释放到地球上乌托邦式的空气。最后的残留物就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独特收藏品,就像可以交换的商品。

参与者名单

第二阶段——中国
曹克非, 戏剧导演
李振华,策展人、媒体艺术家
余琼,新锐纪录片导演
邢丹文,艺术家、摄影师
邱志杰,艺术家
缪晓春,艺术家
李诗,策展人
Renia Ho,艺术家,箭厂艺术空间
姚嘉善,艺术史学家,箭厂艺术空间
Wong Wei,艺术家,箭厂艺术空间
赵汀阳,哲学家
Tony Liang Fu,新锐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西川,诗人、作家
欧宁,艺术家、设计师、编辑
张巍,维他命空间负责人

步骤
“呼吸我的空气”共由5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附有字幕的欧洲/西方参与者的视频
第二阶段: 附有字幕的中国参与者的视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现已完成。
2008年11月7-9日“呼吸我的空气”项目在北京798艺术区的CPU画廊展出。此次活动说明了项目的理念及发展情况,并放映了第一阶段的视频。
第三阶段:三线视频
第四阶段: 2010年在中国北京/上海 公共空间的活动
网络档案/论坛
第五阶段: 奥地利维也纳展览项目

www-47.jpg

www-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