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blog posts

Joseph Rock

rock1.png
rock2.pngrock3.png

Wie -yie Lauw Nomansland, collages

wiel.png

What is there to be forgotten?
How do you want to be remembered?
Who will remember you?

„Nomansland
“ is based on memory traces connected through time and space.

Wie-yi´s memories are deeply woven within her multi cultural backgrounds, which are rooted far back to China. Carryi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heritages in her, China triggered her curiosity to begin her journey in search of her identity.

Heimo Lattner The Last Picture (afterthought), drawing

lattner1.jpg

The Last Picture (afterthought), drawing

Previous works have traversed the density of the urban, whilst enabling specific experiences of the local. He engages aud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viewing and listening (discovering, exploring…). Considerations of space are at the heart of his questions concerning politics in a sense that space can be both a reflection of a political atmosphere as well as being a site for which to extend political ambitions.

Lukas Birk - 瞬间的离去

生活在别处

Lukas Birk 的摄影系列作品“生活在别处”用老相纸的材料营造出具有时代感的视觉效果。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临时的事物有着它们自己的发展轨迹。每天都有新的商店、咖啡厅、饭店开业,建筑物几个月内就能建好,郊区不断向城市进军。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商店、咖啡厅和饭店关闭和居民区被拆迁,为建造新的高楼大厦。这种不断的变化提高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尽管这些改变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喜爱,人们对消逝事物的感伤依然存在。怀旧的情绪无处不在。

Lukas在一个地下室偶然的发现了1991年宝丽来生产的过期胶片,于是用它们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由于年代久远,胶片不会再发生化学反应。图像上被腐化的颜色与20世纪60年代的旧照片相似,从视觉上使人们联想起过去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向往和怀念。照片上的中国场景,尤其是北京,都使人们感受到旧时的中国。如果不仔细看,观看者很难分辨出那些在岁月感笼罩下传达出的当代讯息。Lukas命名此作品为“怀旧的瞬间”。

Karel Dudesek - 比多更少

迷幻药,木板,北皋..X..,现成品
假的石头,街边公园,北京..X..,现成品
798店面,北京..X..,现成品

在北京,我一直寻找能够吸引我的物体,我经常用我的想象而不是视觉去看东西。发现一个我感兴趣的物体后,我会将它移走,放到另一个地方,改变它的外表,或者仍然把它留在原处,只是改变它的外表。

我热衷于寻找那些没有被我改造过的地方、物品、表面、声音和样式。那些“现成品”,表面有痕迹的。这些痕迹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由于风、水、冷热变化等自然形成的。有些痕迹是有意造成的,有些是偶然的。这些非常吸引我,与我想象中的形式相吻合。

人为的制作吸引人的形状,甚至艺术家的作品,本质上说,是一种新的物体。对我而言,那些现成品的技术-自然产生的-与设计的截然不同。我对发现的物体进行改造迎合自己的主观想法,或者只是增加一些几乎不被发现的痕迹。在我早期的作品中,我制作了一个小的很难看得见的物体,然后把它到处放。

在摆放过程中,物体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把它从它每天待的阴影里移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物体的意义取决于观者对它的不同阐释,也取决于它与观者之间的关系。在同一个时刻,对某人毫无意义可能对另一个人意义非凡。

作品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取决我花费了多少时间。有些作品比较成熟并且继续吸引着我,有些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空间去发展,等着以后再去完成。

Sylvia Eckermann - 呼吸我的空气 & Gerald Nestler - 呼吸我的空气

呼吸我的空气

在社会环境中观察无形

当代建筑大厦就像城市环境中的临时建筑

简介
“呼吸我的空气”中两个基本元素都是无形的,但它们对人类的交流和生存至关重要:空气,即我们熟知的生存基本元素——人类的存在离不开空气;思想这一基本元素形成我们个人和社会的生活。
“呼吸我的空气”核心是记录我们对进步、改变和理想的理解以及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世界。中西方参与者置身于一个在公共场所中特别设计的空间,相互交流想法,分享,来创造一个纯净的充满氧气的自由交流空间。

思想
似是而非的对话
这个概念来自向西方艺术一样的中国艺术,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环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中西方当代艺术、哲学、文化倡导者之间的对话,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称这样的“互动”为“似是而非的对话”,对话者双方互不见面,但他们各自的探索和研究汇聚成了艺术创作。
进步、改变和理想-这些核心问题,在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状况中得到检验。对它们的解释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越多的交流合作,越感到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想创作越多的作品,越需要这种交流。

空气
借景—阁楼
交流场地选在城市阁楼中。这要追溯到中国的哲学和艺术。过去中国的学者们借景抒情,在亭台楼阁中抒写诗词,在大自然艺术的风景中冥想。

Kerstin von Gabain - 对点的挣扎

争分儿
整整一个夏天,我都在北京郊区的费家村旁边的工作室工作。当我在附近散步或骑车时,从街边捡到许多废弃的扑克牌。时间一长,我竟执着地想要集齐52张纸牌,凑成一副。随着我收集的牌越来越多,找到剩余的纸牌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收集过程中,我感到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纸牌被遗弃呢?”可能是这些牌没有给主人带来好的运气而被丢弃了?“Struggling for points”是从“争分儿”翻译过来的,是一种很流行的中国纸牌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赚到尽可能多的点数。每一张纸牌都暗示了自己的命运,有的是用旧了,有的经过风吹日晒变的残破不堪,有的被撕烂,有的被折皱,还有一些依然崭新。

www-45.jpg
www-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