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1's blog

Bianca Regl - 别卡·瑞格 Paintings - 油画

别卡· 瑞格的作品可以从很多层面解读,人物在
其中一直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在那些描绘高山的
画里,瑞格对人物的传统衣着着墨甚多,另外一
些画作的主题则是坐在意大利雪糕店前或是在海
面的脚踏船上享受阳光的游客。对日常生活的
敏锐观察渐渐成了这位年轻艺术家作品的基础。
同样,这些作品的精妙之处也不仅仅在于其准确
的、微缩品般的技法。我们几乎可以说瑞格通过
日常化的现实主义翻新了中世纪画家对光线的运
用(例如林堡兄弟)。这种现实主义风格在其他
年轻当代画家的作品里也能见到。
瑞格在其「星期五」系列里研究了女性身体的
变化。她在暗哑的底色上使用了各种层次的粉色
系,用这些温柔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在画布上「
铸」出了她的数名女性友人的身体。她的画笔的
运动显得猛烈而富于表现力。这种对色彩的运用
同时呈现出力量感与敏感度。
瑞格以水为题材的画与上述色彩简约的作品大异
其趣,在其中我们看到投射了光线的游泳池中的
身体在游动。这一系列的主题包括彩色瓷砖、湿
润的小块皮肤以及倒映在水面的阳光。画家运用
深具表现力的笔触在画布上捕捉了光线的折射以
及投入水中的身体形象的扭曲。从近处看,这些
水面倒影映像有时甚至产生了抽象感。
尽管瑞格的图像世界是现实主义的,但色彩、笔

Katrin Plavcak - 卡钦·普拉切克 The promise of illusion - 幻觉的承诺

在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1605
)中,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情节:拉曼查
高原上的那个男人热爱阅读旧时关于骑
士的故事,沉溺于幻想中不可自拔,最
终成为了一名侠客。堂吉诃德拥有高贵
的灵魂,对一切优秀的事物倾慕不已,
并全副身心爱着他想像中的少女达西妮
亚。他的伴侣桑丘认为堂吉诃德虽有种
种优秀品质,但同时也带有一种相对意
义上的疯癫。尽管如此,桑丘还是忠心
耿耿地追随后者。在随后的故事里,读
者渐渐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了一个满怀
激情追随理想者的美丽与欢愉。
这部小说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后设性。
我们的主角在下半部分听别人讲述了他
自己的冒险经历,并坚信这是另外一个
名叫堂吉诃德的人的故事,因为他认为
自己对自己的经历更加了解。同时,他
也听到了未来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因为他遇到的那些人都已经读过了这本
小说的下半部分。
随后,村里的一个作家利用骗术与堂吉
诃德决斗,并约定如果堂吉诃德输了,
就必须回到自己的村庄,一年不许充任
侠客。最后,被剥夺了侠客理想的堂吉
诃德回到老家并死去。
这个美丽哀伤的故事说明了追随理想
与激情的重要性。正如美国建筑师、作
家、设计师、发明家和未来学家把巴敏
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895 –

Johann Neumeister - 约翰·纽梅斯特 Gerkan, Scheeren, Speer - 格肯,舍人,斯辟尔

约翰·纽梅斯特的短片《格肯,舍
人,斯辟尔》(2009,高清,20
分钟)探究的是当代建筑与中国社
会的关系。片中两位年轻的主角凯
特与里奇穿梭与北京的繁华景象当
中,画外音则是胡昉朗读储云的短
篇小说《Face People》辅以王凡的
电子音乐。
影片由三部分组成:最短的第一部
分展示的是凯特在早晨的活动,第
二部分展示凯特与里奇在下午的活
动,最长的第三部分则是关于里奇
在晚间的活动。两位主角并未见面
交流,在全片中一直保持沉默。观
众听到的则是胡昉反复诵读的一个
不以时间顺序进行的怪诞爱情故
事。文本和影像之间的关系保持了
一种谜一般的状态,观众可以自行
阐释。
在上述奇特景观背后的东西才是影
片的焦点。在这里,镜头所要呈现
的是三位欧洲建筑师的当代设计,
每位建筑师各占据影片的一个部
分:第一部份展示的是 GMP 建筑事
务所的梅因哈德·冯·格肯设计的基督
教堂,第二部分展示的是 OMA 建筑
事务所的奥雷·舍人设计的中央电视
台新址,第三部份展示的是小艾伯
特·斯辟尔规划的南北中轴线。
贯穿全片的大量特写镜头遮蔽了建
筑物周边的景观,也解构了对建筑
的理想化呈现方式。那些实体建筑
物的内容、内在生命以及目的在片

Christian Mayer - 奎斯琴·梅耶 Wallpaper - 墙纸

1832 年,由艺术家艾曼与齐佩留设计、由 Zu-
ber 公司生产的名为「中国装饰」的墙纸满足
了欧洲布尔乔亚对丰美的中国文化与风景的迷
恋。这张墙纸的制作保留了 19 世纪初时兴的手
工传统,设计它的画家大部分都没离开过欧洲
半步。
因此,它代表了对远方异国文化的想像。在欧
洲上流社会的客厅里,这些墙纸似乎意味着这
种只以想像形式存在的自然风光被布尔乔亚们
驯服了。
2010 年的作品《中国装饰》是以上述历史性
的墙纸为基础创作的,但画面被化约成黑白两
色,做成了剪影效果,并被间隔成一幅技术图
纸的模样。
通过这种抹除和测量的过程(以米为单位标注
画卷的数目与长度),《中国装饰》让人回想
起 19 世纪人们的信念――世界是可以测量的。正
是这一信念,为今日所谓的全球化世界在多个
层面上铺下了基石。

mayer.jpg

Sonia Leimer - 索尼亚·莱默 Chinese Wall - 中国墙壁

2007 年,索尼亚·莱默在蒙古完成了
《中国墙壁》的一部分,这是为 BBC
拍摄的影片《成吉思汗》在蒙古中部
所作。莱默与 BBC 的摄制组一起拍
摄了关于一部关于《成吉思汗》布景
的影片。
该作品利用一套正方投影设备播放两
部视频:在蒙古那面「中国墙壁」处
播放的《成吉思汗》,以及莱默本人
拍摄的关于布景的影片。两部视频的
音轨合二为一。
「影片开始时,我们看到一群绵羊沿
着一小段城墙缓缓前进,有人骑着摩
托车开了过来。这时你意识到那不是
城墙,而是电影道具,突然之间,整
个地点的属性变得模糊,我们也因为
地点无法辨识而感到不安。屏幕上的
一切运动都貌似无比自然,让人感觉
这片人造风景是如此稀松平常。与此
同时,我们又看到另外的场景:一座
被城墙包围的年代久远的城市。蒙古
战士骑着战马呼啸着冲向要塞。他们
行动迅速、吵闹而好斗。一段远远早
于胶片诞生之日的历史被在胶片上重
现,而我们则看到不同时空以及对风
景不一样的运用方式如何通过了一段
城墙结合在了一起。」(文:莫尼卡·
伍兹)
每一段虚构风景都代表着她旅途中的
某种模式,她将这些风景细密地织在
了一起。

Thomas Lehner - 托马斯·莱纳 Los Refrigeradores - Hot nights, cold fridges - 冰冷古巴——炎热夜晚中的冰箱

加冰的自由古巴?你在说沙滩酒吧
上卖的鸡尾酒吗?但对于那个岛国
的居民而言,保持冰冷固态是生死
存亡的大事,是日常斗争的一部
分。
中国品牌海尔在古巴市场占有领导
地位。1920 年代,一家冰箱工厂
为供给中国市场在青岛成立。2006
年,海尔向古巴运出了三十万台冰
箱。古巴政府为购买这些冰箱的家
庭提供了补助。
这些冰箱被仔细呵护、世代传承。
它们是古巴家庭的核心,它们令古
巴人想起这片被冷战终局分离的土
地上发生的能源悲剧。以糖换油的
时代已经结束:冰即文明。

lehner1.pnglehner2.pnglehner3.png

Wie -yie Lauw -维玉 Nomansland - 无人地带

什么将被忘记?你希望被怎样记起?
谁还会记得你?《无人地带》来源于
通过时空而连接的记忆痕迹。
维玉的回忆与她的多元文化背景(最
远可追溯到中国)息息相关。她身上
带有多个民族以及文化传统的印迹,
而中国激发了她对自我身份的好奇
心,并开始了探寻之旅。
她为自己虚构了一条时间线,并沿着
它一路向后追溯,用她父亲和她本人
拍摄的照片来填补记忆空白,试图记
起并建构自己的家庭留下的痕迹。这
些时间、空间与记忆元素构成了她的
拼贴作品中的脆弱层级。强加在虚构
风景上的褪了色的后记忆片段形成了
她独一无二的后设回忆。
每一段虚构风景都代表着她旅途中的
某种模式,她将这些风景细密地织在
了一起。

lauw1.pnglauw2.pnglauw3.png

Heimo Lattner - 海默·拉特纳

拉特纳之前的作品逾越了都市密度的
界限,并为当地人带来了特定的体
验。他的创作方法通常需要观众配
合,与他一起共同观看、聆听(发
现、探究……)。对空间的考量是他
关注的政治问题之核心:空间既可以
是对政治气氛的反映,也可以是施展
政治野心的场域。
他经常针对特定的场所,用信息图
的形式将其呈现,或是用视觉与文
字建构出「叙事」。拉特纳有时也
用 e-Xplo 这一代号创作(www.e-
xplo.de),这是他与艾林·麦高尼戈
(Erin McGonigle)以及瑞内·加布里
(Rene Gabri)的三人组合。该组合
经常在夜间搭乘巴士穿越各个城市,
并用他们各自的叙述方式以及对外部
元素的指涉将巴士变成一个充满能量
的场所。
拉特纳的其他作品包括广播剧剧本,
行为,行走,以及录像。他的装置与
行为曾在以下地点展出:伦敦 ICA、
纽约现代艺术馆 / PS1、第八届沙迦
双年展、柏林艺术学院、美国俄亥俄
州哥伦布市魏斯纳中心、英国纽卡斯
尔市巴提客当代艺术中心、伦敦白教
堂画廊、苏黎世谢哈尔中心、柏林跨
媒体艺术节、维也纳安德莱·胡贝画
廊。
拉特纳在北京驻地创作期间研读了中
国当代史的最新学术成果。他花了很
多时间在城中到处行走,试图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