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Michael Hoepfner - 未知的情况 Unsettled Conditions

摘自:
来自无人区的报道
Michael Hoepfner与Christian Kravagna和Christian Reder的对话,以下是对话记录。

CHRISTIAN REDER:一切事情和人在加速时,同时会出现一个让事情慢下来相反的方向;生于奥地利的墨西哥技术怀疑论者Ivan Illich恳请:走路去任何可能去的地方,用以不要超过自行车或牛车的速度去感知世界。他承认自己频繁的飞行是一种临时的妥协。Sten Nadolny“缓慢的发现”一书的书名,几乎成了”不切实际的日程”的代名词。你的印象会延续的更长:缓慢到停顿--也是一种不同的节奏。

MICHAEL HOEPFNER:在此我要说明行走真正对我的意义。在大地艺术中,以Richard Long为例,他的行走增加了雕塑的重要意义。对于我来说,那是要达到一个不同的,升华的,感知状态:旅行就像吸毒一样。在遥远的地方旅行,其中有些是新奇的。如果像Bruce Chatwin那样,变成一个流浪的神话,那就有点离谱了。我们毕竟是有社会属性的游者。

CHRISTIAN KRAVAGNA: 大地艺术是观念的。观念艺术也可以用相机来表现,就这样,就是他自己。你的艺术,你的方法,实际上来自真实的活动,行走的过程,慢慢的走到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经验。你到底要寻求什么?

Ulrike Johannsen - 回应/邱志杰/贾樟柯 - Response to Qiu Zhijie and Jia Zhanke

Ulrike Johannsen的纸上拼贴,体现了个人艺术手法与流行文化的紧密结合,她从杂志或广告上剪下单个字母,拼凑成歌词,而后又粘贴回杂志和广告上。那些穿插在杂志中的句子,好似隐秘的潜台词,很难一眼看出来。插入的字句与原有的文章内容相融合,改变了原来广告的意思。形式干预,手工制作的剪辑拼贴的粗糙表面与精美印刷的杂志光滑页面形成鲜明的对照。“回应”就是使用这种手法创作的两本杂志,是专为中国的艺术家邱志杰和贾樟柯创作的。第一本是参照杂志“不”邱志杰的作品“纹身II”,杂志中出现的每个“不”字被剪切下来,粘贴到时尚杂志的图像上。第二本是杂志“天空”,Johannsen使用同样的手法将字母剪下,组成歌词。“天空”既是杂志的名字,也与中国流行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同名,此歌是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小武》中的主题曲。

www-31.jpg

Ronald Kodritsch - 纸上作品

Ronald Kodritsch涉猎的艺术种类相当广泛。他不断地在传统的绘画、素描和摄影、动画之间转换,去发现一个真实的-一个艺术家的自我-不论他是真实的抑或扭曲的。艺术家梦游在他自己的-那个打碎了现实的残酷和平庸的-乐园里。Kodritsch在绘画、摄影和影像中表现出的狂妄,具有极大的娱乐性、讽刺性、幽默感、自我嘲讽和冷漠。这种表面上的骄狂转化成为自觉触发和自我毁灭的滑稽场景。在Kodritsch的艺术中,他为自己的梦想留下了空间。
(Florian Steininger评论)

www-27.jpg
www-28.jpgwww-29.jpgwww-30.jpg

Jasmin Ladenhaufen - 每日复制

此艺术活动是以中国艺术家陈可在维也纳现代艺术馆展示的作品为出发点,模仿她的作品制作了一套服装。这套服装以“传话”的方式从一个设计师传递到另一个设计师手中,每个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风格,进行修改和重新设计。在这件仿制品的基础上,每个设计师再根据自己的风格设计一套服装。这20套复制的复制的服装第一次展示是在维也纳现代艺术馆举办的“日常模仿,反对模仿”活动中展出。第二套设计方案将在北京进行,表演将在北京的公共场地举行和拍照,模特们走在一个特殊的舞台——盒子里,进行时装表演。最后,陈可专门为这个活动创作了油画,以在时装秀拍摄的照片为油画素材。艺术家陈可的创作标志了此艺术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模仿生活”关注的是欧洲和亚洲,更准确的说是欧洲和中国对模仿时装/时尚的不同理解。在欧洲,模仿可能不被社会认可,但出于对商业因素的考虑,仿制品仍然存在。欧洲文化的永久推动力体现在创造新生事物,体现在对开放性和个性的推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次次的重新审视视觉艺术、音乐和时尚中的历史风格。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价值观颇具吸引力,因为在中国,模仿或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不同的生活模式。

模特:王潇, 蔡琦, 赵悦彤, 孙承婧, 王纪彤, 邢天抒, 庞胜楠, 费露莹, 王斯文, 高佳, 武迪
项目助理:龚琳

Ralo Mayer - 我对这个地方没有看法,但是我将推动它 – I have no idea about this place but I am going to promote it

关于作品“我不了解这个地方,但是我要为它宣传”

2008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 研究院出版的一期有关中国的杂志封面需要用一些传统的中国书法加以点缀,却发行了5000册封面印着妓院宣传语的杂志,简直成了荒唐诠释“异国情调”的西方寓言。谢谢!我第一次到中国是2008年的艺术家访问项目,我在四川成都住了三个月,我发现在这里我很难按照我过去通常的习惯和做法去做作品或者做任何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去了解几亿人的地方。我决定我还是像西方艺术家那样乱着吧。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公众场合跟成都人谈话。后来通过翻译我知道了如何制作、审批和悬挂这些横幅。翻译、运输和沟通一直是制作这个作品的问题所在。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我被那些我读不懂的、到处都是的中国字,特别是那些随处可见的红色横幅所吸引。他们是宣传?广告?欢迎词?或者是诗歌?他们将中国传统的书写和当代的社会宣传融为一体,他们通常都是红色或者非常鲜艳的颜色。在成都的装置是针对两类完全不同的观众:一类是路过的人-可以在我的纪录片中看到,另一类是和艺术有关的人(大部分是西方人):一片灰色海洋下的八条飞龙

照片的标题是:

我不了解(图片)-我不了解这个地方,但我要为它宣传

想象(图片)-想象一位西方策展人看到了这个标语的图片

对于一个西方人(图片):对于像我这样的西方人来说,这个标语看起来和其它标语没有区别

进入北京 Rainer Prohaska – Enter Beijing 进入北京

进入北京
体验北京之旅

Prohaska 开始他在北京的旅游是骑着北京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三轮车。

在两个月的旅行中,三轮车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不断地添加路上发现的各种物品和材料,三轮车变成了一个活动的杂货铺,成了一种变化着的媒介,随着交流的改变,它也不断地增长和转化。再增长再转化···

“进入北京”是对在公共空间中展示“变化延展的雕塑”的一种尝试。选取北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造,然后再将物品放回到原来的地方。Prohaska 通过骑着改变了外观的中国“三轮车”旅行的行为来与观众互动。

除了展示三轮车经改造后的最终形态,Prohaska也通过绘画,摄影和录像记录了他探索和创作的过程。纪录片记录了北京不断变化的场景,比如城市的大小、空间和氛围,就像不断变化着的三轮车。

Prohaska用绘画记录了他在北京制作的过程,包括每个阶段的构想、初期的设计规划、每一次改装的设计图和对北京规划的设想。

摄影和录像记录了街道、人和人们通过手提电话交流的场景。

Prohaska 将北京人对改装后的三轮车的各种看法翻译后写在一张大纸上放在车上,骑着它在穿行在北京。

Prohaska 的行为在转变城市与机器、居民和艺术家本人之间的对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Amertah Perman评论

Kamen Stoyanov - Artzone-Timezone 艺术区—时态区

艺术区—时态区
Kamen Stojanov的新作品:艺术区-时态区。他走进北京798艺术区,目的是去了解艺术品的游戏规则和引进的西方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至此他创作了一首由两个中国音乐家演唱的hip-hop歌曲,表现了艺术和娱乐的内在关系。

Kamen以前的一个作品——我该买哪个。他邀请了两个收藏家和两个画廊老板参与其中。两家布达佩斯的画廊Kisterem和Godot是竞争对手,由他们推荐给收藏家Zsolt Somlói和Katalin Spengler的一幅作品。他们间只能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直到收藏家决定购买,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名字才会被揭晓。

www-1.jpg

Gerlinde Zeiler - 格林德·采勒 Objekts and paintings - 物件与油画

我去中国时没有具体的计划,到了之
后,各种各样新奇的感官冲击、概念
以及事物运作的方式令我困惑。但慢
慢地,我不再执着于用自己的眼睛观
察中国,而是改为试图了解中国人看
待他们自己国家的方式。
因此,在中国创作的关于中国的作品
日益引起我的注意。你可以在海报、
包装、漫画、小玩偶上看到它们。我
把这些「现成影像」通过三种方式反
映了出来:一系列纪录式的照片(内
容是中国街头的广告),受中国漫画
启发的一组相对主观的油画,以及一
套纸板雕塑(把广告里的一些元素和
礼品包装结合,并为它们增加了空间
维度)。

zeiler_1.pngzeiler_2.png